国学传千古,经典永流传

关键词: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健康学院老师参加《论语·时牧解》讲座 健康学院 上传时间:2020-10-15     浏览数:0 人次

  文化乃国之重器,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奔腾不息,在前进中不断积淀,成为中华民族的璀璨明珠。

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一直以来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以国学思想培养优质人才的。为加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,加强国学宣传力度,我校于于10月13日上午9:00--11:00,在恒星融媒体中心进行国学讲座。健康学院参加本次讲座的领导老师有:鹿瑞云教授、专业带头人张希梅教授以及文宣主任杨倩老师。

  

 

  

  本次国学讲座特邀知名国学专家时牧先生。时牧先生深入研修“儒、释、道、医、武”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二十余年,将各家理论融会贯通,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相结合,旨在将圣贤教育深入当今社会人心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羊涤生曾说:“时牧先生对《论语》的解释征引广博,时有新意,不失为一家之言。

  

 

  

  此次讲座主要讲授《论语·时牧解》,主要面向在座的各位专家教授及老师,内容精心分为教之道,教之法以及教之行三部分,在场的各位老师深受启发,对育人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认知。

  

 
 

  

  时牧先生重点讲评了《学而篇》,其精彩独到的解读给现场每一位参与讲座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“学而时习之”,学的是什么?学的是千变万化的知识,深入研究可知,学的是亘古不变的智慧,道家有言“清静无为,无为而为”,儒家提出“明明德,亲民,止于至善”皆与上述所言有着共通之处。而“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传达了“孝悌”是仁德的根本这一人生哲理。子曰:“弟子,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孝与悌,究其本质,是顺天应人的智慧与慈悲;孔子言:“从心所欲,不踰距。”“谨而信”便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,只有时时刻刻谨言慎行,善护心念,才能通往自由之门;“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。

  

  

  圣贤经典中蕴含着指导我们人生方向的大道理,如同一座灯塔,以温柔祥和的光照亮前方的路。在现代这个纷乱繁华的社会生活里,我们不妨放慢脚步,仔细体会身边千古流芳的传统文化,身体力行,用实践传扬满满正能量的国学精神。

  

  

  

分享到  

联系我们:qdhxjkxy@sina.com

版权所有:青岛恒星科技学院

鲁ICP备20007371号-1

地址:青岛市九水东路588号

电话:0532-86661234

邮编:266100